lg-ad-r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医疗资讯网 >> 热点 >>

很多人都用的这种碗一个失误就变“炸弹”

时间:2025-10-11 11:39:29    来源:中新网    阅读量:13525   

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

都有一只胖墩墩的

双层不锈钢碗

它用起来不烫手又好清洁

直到现在

很多家庭的厨房内

仍有它的“一席之地”

不过,近日湖北恩施一女子用这种双层不锈钢碗盛热油时,碗体突然炸裂,飞溅的热油导致女子腿部烫伤。

这一意外事件再次敲响了餐具使用安全的警钟,即便是合格餐具,使用不当也会有安全风险。

好好的碗为何炸了?

双层不锈钢碗有隔热防烫、耐摔耐用的优势,在家庭中很常见。然而不少人忽略了它的一项重要禁忌——不可直接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

这是因为双层不锈钢碗采用空心结构,倒入高温热油后,两层不锈钢之间的气体受热后迅速膨胀,如果碗壁较薄,膨胀力很可能超过碗壁的承受极限,导致碗体炸裂,滚烫的热油随之飞溅,极易造成烫伤。

即便高温热油没有让碗体当场炸裂,也会损伤碗体结构。受损的碗体在后续使用中更易破裂,出现热油飞溅的危险。

这些碗

同样不能盛放高温食物

事实上,不仅双层不锈钢碗不适合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很多常见餐具同样不适合。

较薄的陶瓷碗、玻璃碗等因本身耐热性较差,直接盛放热油、刚出炉的油炸食品时,容易因温度骤升而发生碎裂。

女子在家做花椒油时,将热油倒入一个较薄的陶瓷碗中,碗无法承受瞬间的高温与冲击,当场破裂。图源:中国消防

塑料碗以及塑料密封盒也不宜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释放有害物质,甚至直接变形熔化。

盛放热油

以下3种材质更安全

1 搪瓷碗

传统搪瓷材质耐高温、易清洗,适合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但要注意避免磕碰导致搪瓷脱落,脱落的金属部分不宜接触食物。

2 耐热玻璃碗

选择标注“可明火加热”“耐高温”的款式,透明材质还能看清油量。

3 加厚陶瓷碗盘

陶瓷碗盘耐高温性强,材质稳定,不会析出有害物质。

总之,盛放热油等高温食物建议选择材质均匀且有一定厚度的玻璃、陶瓷器皿,或者单层的食品级不锈钢容器。不过,盛放后接触这些容器仍要小心,避免烫伤。

发生烧烫伤后怎么办?

发生烧烫伤后,如自行在伤口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正确方法:

1 用流动冷水冲洗

烧烫伤后的2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时间。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患处,持续20—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炎症。

一度烧烫伤若处理得当,通常5天左右会愈合,且愈合后不会留下疤痕,也不会形成色素沉积。

2 勿强行剥脱衣物

冲洗后,如果脱去表面衣物时发现衣物附着在伤处,可用剪刀剪开,切勿强行剥脱。

3 用干净布料包伤口

可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并固定好。

对于严重烧烫伤,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双层不锈钢碗

可作为日常餐具

盛放常温或微凉食物

也可用于冰箱冷藏、冷冻食物

但千万不要

用它盛热油等高温食物

以防炸裂危险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内容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

文章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 2006- news.qywc.cn 中国医疗资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声明: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