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ad-r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医疗资讯网 >> 热点 >>

牛奶性寒?喝了还长痘?补钙不如钙片?乳制品的六大误会一次澄清

时间:2025-09-16 19:19:10    来源:中新网    阅读量:12675   

9月7日,在2025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上,《乳制品科普白宝书》发布。会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四位专家围绕公众关心的“牛奶是否性寒”、“喝奶会不会长痘”、“四高人群能不能喝奶”等大家关心的关于乳制品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

误会一 牛奶性寒

真相 目前中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牛奶“味甘性平”。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目前中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牛奶“味甘性平”,而且中医自古以来都认为牛奶是补益之品。另外,乳糖不耐在全球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乳糖不耐一样可以喝奶。可以通过少量多次、与食物同饮、选择酸奶或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或饮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等方式缓解甚至避免乳糖不耐。

误会二 喝牛奶会长痘

真相 牛奶与痤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表示,首先,“长痘”与遗传、激素水平、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牛奶与痤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高糖、高脂饮食则是明确的风险因素;其次,饮食对于痤疮的影响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喝奶长痘”是个别现象。如果怀疑牛奶诱发痤疮,可以试着停几天,如痤疮持续就可能是别的原因。此外,也可以试试酸奶、奶酪等发酵后的乳制品。

误会三 喝牛奶不如吃钙片

真相 建议每天喝300-500毫升。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答道,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800毫克钙,青春期的孩子需要1000毫克。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尤其要保证充足钙摄入以增加骨钙积累或延缓骨钙流失。

乳制品含钙量较高且乳钙吸收好,如果没有乳制品,一日三餐的钙摄入量大约只有300-400毫克,缺口明显。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毫克钙,因此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喝300-500毫升基本可以填补缺口。此外,相对于吃钙片,喝奶在补钙的同时还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因此是更好的选择。

误会四 “四高”人群不适合喝奶

真相 牛奶和酸奶都属于低嘌呤、低升糖指数食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表示,牛奶和酸奶都属于低嘌呤、低升糖指数食物,总体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人群饮用。而且增加乳制品摄入可以提高膳食质量,有利于减少“三高”食物的摄入。

对于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无额外添加糖的产品。对于高尿酸人群,增加饮奶并足量饮水有利于尿酸排出。

误会五 喝奶会长胖

真相 牛奶带来饱腹感,还有助于强健肌肉骨骼。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认为,体重管理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而不是某一种食物的多少。同时体重管理也不能脱离健康的膳食结构,而乳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误会六 牛奶的蛋白质不好吸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内容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

文章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 2006- news.qywc.cn 中国医疗资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声明: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