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者供图
“我们既是受益者,又是管理者。”3月20日,87岁的周耀木带着几名老年人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到渭南市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的后厨监督检查膳食安全、卫生问题。“既然咱这儿的老年人选我做会长,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周耀木说。
周耀木曾因脑梗卧床不起,在杜桥医养中心接受了7个月康复治疗后不仅能独立行走,还于去年9月当选该中心老年人民主管理委员会会长,带领10位委员参与杜桥医养中心的膳食监督、活动策划等,从享受“老有所养”变为主动“老有所为”。
渭南市临渭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嵌入式”养老和智慧养老平台,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提供“医、养、康、护、教、娱、安”七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同时,打造了以“银龄金街”为代表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满足老年人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乐享品质晚年。
党建引领 织密养老服务网
“在社区的银发康养服务中心不仅能做理疗,还能吃到定制药膳。”家住临渭区人民街道新民社区的李福全感慨。
临渭区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将养老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各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化服务路径。
人民街道党工委创新“支部+公司”运营模式,依托原有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银发康养服务中心,引入家政公司,提供“医、食、住、娱”一体化服务。
杜桥街道党工委通过“五社联动”机制,整合共驻共建单位资源,组建“小棉袄”志愿服务队,为独居老人提供代购、义诊等服务,同时打造“烛光行动”“红细胞赋能”等党建品牌,为高龄、患病老人上门提供高龄补贴年检的服务和健康巡诊等服务。
……
“针对社区地处老城区、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我们打造社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享受到康养乐趣。”新民社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负责人李玲说。
创新模式 激活“银发经济”
“以前,买根拐杖要跑遍全城。现在,‘银龄金街’上应有尽有。”家住临渭区解放街道幸福社区的周爱玲说。
位于渭南市中心的“银龄金街”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引入正大、艾益生等知名品牌,提供集日间照料、智慧养老于一体的服务。这里探索的“线下体验+线上服务”模式,推动适老化产品研发与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实现了“一键呼叫、即时响应”。
在创新服务方面,新民社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以“嵌入式养老”为突破口,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进一家家政公司做运营,既减轻了政府负担,又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
杜桥医养中心整合中医康复、远程诊疗等资源,配备专职医师24小时巡诊,并创新推出“夕夕小护”居家医疗上门服务,累计服务500余人次;
……
“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消化能力设计营养食谱,我们提升了‘爸妈味道粥餐厅’整体服务功能,为有特殊饮食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银龄金街”项目负责人赵星星说。
多元服务 共绘幸福晚景
“每次的读书朗诵活动都能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地充电。”说起社区组织的朗诵活动,杜桥街道六泉路社区居民高雅打开了话匣子。
3月13日,六泉路社区举行“读经典 诵经典”汇演活动,社区居民、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50余名诵读爱好者相聚一堂,诵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
六泉路社区不断整合阵地资源,引进社会力量,搭建活动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社交机会,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活动丰富,服务多元。杜桥街道中心广场社区推出“免费爱心午餐”,日均服务老人50人次;杜桥街道铁二十局社区联合卫生服务站开展慢性病管理,建立特殊困难老人健康档案;杜桥街道乐天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提供高龄补贴年检的服务,同步收集需求,在18个小区推动“适老化改造”。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渭南市临渭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临渭区已建成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日间照料站56个,覆盖老年群体约1.8万人,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