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立足于推进“软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委会主任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软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完善项目管理流程、强化绩效监控等机制性安排,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切实转化为持续的减排效益,避免“重建轻管”,从而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管理办法》强调“软建设”落地见效,体现了从单纯注重项目硬件投入向长效机制构建的深刻转变。总的来看,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旨在提升政策执行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为绿色低碳投资积累可复制、可持续的管理经验。
《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各类项目性质和特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节能降碳目标完成情况等,统筹支持各地节能降碳项目建设,适度向碳达峰碳中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突出的地区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倾斜。
从支持范围来看,《管理办法》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
“《管理办法》明确的这几个方向,是基于我国碳排放结构的现实与战略考量。如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是碳排放主体,其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循环经济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从源头减少排放,煤炭清洁替代直接关乎能源结构优化,而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则着眼于前沿技术突破和未来竞争力培育。”在陈晓华看来,这几个方向共同构成了当前减排攻坚与长期深度脱碳的战略布局。
在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中,《管理办法》除了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外,还特别提到“支持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供热、算力等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陈晓华认为,支持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十分必要且具有前瞻性。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中心能耗持续增长,其能效提升至关重要。该领域的降碳改造将直接推动液冷、AI智能调度等绿色技术应用,并促进绿电消纳,从而夯实数字产业的绿色底座,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环境合规性与核心竞争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