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主办方供图
当巴蜀的深厚底蕴遇见岭南的开放气象,当千年的古典智慧碰撞当代的创新表达,将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2025年8月15日,“千载文脉,古典新声——川粤共读经典”名家对谈活动在2025南国书香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书展四川主宾省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汇聚川粤两地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激活古典文学的生命力,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新生。
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四川大学谢谦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董上德教授,以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杨昊鸥博士,四位嘉宾围绕“如何从古典作品里激活千年文脉的传承密码”这一核心议题,结合自身的治学、教学与创作实践,分享了他们“化旧学为新知”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洞见。
以“旧船票”登“新客船”
面对主持人借用《涛声依旧》歌词提出的“一张诗词的旧船票,能否登上新一代的客船?”之问,91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黄天骥教授分享了其独特方法。他主张打破文体界限,用分析戏曲的方法讲诗词,用分析诗词的方法讲戏曲,将诗词浓缩的字句还原为生动的场景、人物与互动。他强调,让Z世代“怦然心动”的关键在于找到古典作品与现代情感、生活经验的共鸣点。
活动现场,黄教授用粤语吟唱了一段岳飞的《满江红》,让大家感受到深深的家国情怀与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国学智慧扎根“日用伦常”
被誉为“川大最破圈的文化引路人”的谢谦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打破“学术架子”,让国学走下神坛。他在分享中指出,文化认同的根基不在高深理论,而在“日用伦常之间”。他通过编写《国学词典》、开设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中华文化——儒学与中国文化》,将高深的文化理论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他认为,让非文史专业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文化精义、感受文化魅力并生发文化自觉,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一步。
还原历史情境,让“海带”变“海洋”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的作者董上德教授分享了其解读经典名著的“秘笈”。针对《世说新语》原著信息高度浓缩、人物行为易显突兀的特点,他采取“别裁详解”的方式,将人物放回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考察,结合史书进行深度解读。
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原著如压缩的“海带”,他的工作就是将其还原为舒展的“海草”,甚至呈现其生长的整片“海洋”。这种方法让现代读者得以深入理解魏晋人物的言行逻辑与精神世界,拉近了经典名著与当代读者的距离,使其心生亲近并产生深刻的精神共鸣。
激活文脉的密码,在于学者们如同摆渡人般的工作——将“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古典月光,打磨成照亮今人生活的灯;将千载的涛声,谱写成对话时代的歌。一本本书籍的出版是文明的接力,一次次思想的共读则是血脉与文脉的共振。活动在川粤两地学者和读者的友好交流中圆满结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