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持续活跃。同花顺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共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控制权变更的相关进展。
“当前,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呈现出新特征,例如交易方式趋于多元;交易侧重于产业整合及发挥协同效应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梳理相关公告可知,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表决权放弃”、股权拍卖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方式。
杭州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则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贺宪宁和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矽睿科技”)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矽睿科技拟协议收购贺宪宁持有的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6.43%的股份同时,贺宪宁同意将其持有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3.57%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行使;启迪药业(000590)集团股份公司的公告则显示,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
隋东介绍,从目前观察的情况来看,相较于以往频繁出现的跨行业并购和多元化扩张,当前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更加注重产业整合及发挥协同效应。而在交易方式方面,传统的协议收购方式占比下降,通过表决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等创新安排实现控制权转移的案例增多。
受“并购六条”推动,上市公司加速产业整合,积极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并通过收购优质科技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市场环境共振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日益活跃。
“目前,监管层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机制,通过精简审核流程、提升交易效率,显著提振了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通过控制权变更加速资源整合与战略转型,既可快速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又能完善产业链协同,强化核心竞争力;优质资产也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证券化。”隋东介绍。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后,投资者较为关注新控股股东资质、变更动机和后续计划,以及是否有明确的资产注入计划等。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投资者要保持谨慎,关注上市公司交易中的潜在风险。对于涉及控制权转让的交易,应仔细评估新控股股东的背景、实力和战略规划,判断其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股东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经验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上市公司及信息披露责任人,要及时、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不要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