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入电影节时间,大街小巷上的电影元素逐渐浓厚。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正在思南书局举办的“她时代——中国电影120周年纪念展”通过珍贵文献、影像资料与实物展陈,聚焦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力量,展现银幕内外的时代芳华,更是对上海“电影之城”的历史追溯。
展览由思南书局携手上海市演艺有限公司旗下文化品牌“艺述电影”推出,文艺评论家孙孟晋担任策展人,通过三大展区呈现女性与上海视角下的电影记忆。从胡蝶的雍容大气到阮玲玉的忧郁深情,从周璇的甜美灵秀到黎莉莉的活力四射,16幅《良友》杂志封面上的女明星影像不仅是当时社会时尚的风向标,更记录了早期女性电影人在上海的自我表达与突破。早期著名电影刊物《青青电影》的珍贵封面原件,则与《良友》形成有趣对照,从更专业的电影视角展现女影人的多样风采。
在“影像长廊”,可以观赏SMG看东方与上海音像资料馆共同呈现的两部特别影像,其中,《黄柳霜的Vlog》是首位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的归国纪实影像,展现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明星风采与身份思考;《电影在上海》以珍贵历史画面还原早期上海电影公司的创作生态及电影院文化的繁荣景象,呈现电影塑造都市生活的点点滴滴。
孙孟晋介绍,“三重镜像”构建起此次展览的学术框架,通过《良友》《青青电影》这两本不同属性的刊物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的多元媒体对女性电影明星形象的不同塑造,《良友》代表大众时尚视角,《青青电影》体现专业电影媒体的观察,二者共同构成早期影星的立体肖像。展览不仅呈现封面女郎的时尚风貌,更通过杂志内页的自述、访谈等文献还原她们作为职业女性的自主意识,特别设计的“她们说”语录墙上,有阮玲玉对演技的思考、周璇对歌唱事业的见解等珍贵文本。
“中国电影走过120年历程,‘她时代’不仅是对女影星的致敬,更是对电影中女性形象演变的梳理——从早期的符号化呈现,到逐渐丰满的个体表达,在上海,女性一直是电影叙事的重要力量。”孙孟晋说。
展览期间将举办两场专题分享会,早期电影文献收藏家、《青青电影》杂志提供者樊东伟将讲述“如何从故纸堆里打捞明星记忆”;前《良友》画报主编、现良友文化品牌负责人胡新亮将与读者分享“画报封面如何定义民国摩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