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爬楼是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南杨园265号楼高层居民的“心头病”,12345热线多次收到该楼组的加梯诉求;如今,电梯的运转声则成了整栋楼的“幸福协奏曲”。这背后,是一场党建引领下居民自治共治的生动实践。
“年纪大了,爬楼像‘闯关’,加梯是我们多年的心愿。”六楼居民王阿姨的心声,道出整个楼组多年来的期盼。面对高低层意见分歧、资金分摊争议等难题,南杨园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由热心居民组成的三人“自治小组”,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消除低层采光顾虑,邀请专业团队勘测化解噪音担忧。历经数月协调,南杨园首部加装电梯终于落成。
加梯的成功,激发了居民参与楼组建设的热情:“楼道能不能也‘美起来’?”在相关网格员的推动下,楼组居民的心声被带到了梅岭南综合网格的议事会上。
随后,经由网格长牵线搭桥,曹杨书法协会的专业力量很快被引入楼组美化建设项目中。楼内几位“小书法家”们更是主动请缨——13岁的任雅菡拿出了自己写的“邻里和睦”楷书,书法爱好者钱爷爷则指导孩子们创作出一幅幅山水画……书法家墨宝与居民作品共同装点墙面,原本单调的走廊瞬间变身“楼道艺术展廊”。居民们笑称:“每天回家都有新发现,连孩子都抢着介绍自己的画!”这场“书画进楼组”活动,不仅盘活了社区资源,更让老幼居民在艺术共创中进一步凝聚向心力和归属感。
如果说电梯是楼组的“筋骨”,书画是楼组的“外衣”,那么邻里温情便是265号楼的“灵魂”。
“从前同住一栋楼,见面都不认得;现在谁有困难,喊一声就有人应。”项阿姨的话里满是感动。这些点滴互助,让“熟人楼组”成了现实,“小家”融成“大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