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ad-r
  您当前的位置 : 寻医网 >> 聚焦 >>

GDP率先突破14万亿元,广东如何挑大梁?

时间:2025-01-16 01:34:34    来源:金羊网    阅读量:13477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也是各地公布经济“成绩单”的时候。刚刚过去的2024年,经济大省表现如何?广东再一次证明了自己——

1月15日,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广东GDP突破1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双双创下新高。

有望率先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省份,经济总量两年内连跨13万亿、14万亿台阶,第36次蝉联霸榜全国第一。

广东,为什么能?

两年连跨两个万亿台阶,广东为什么能?

如果不知道去年有多难,就难以想象广东有多“拼”——

全国楼市仍在深度调整,广东产业结构与房地产关联紧密;新旧动能转换带来“阵痛”,省内部分经济大市增长乏力;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轮番侵袭,对生产经营带来冲击……

当外界还在猜想“第一经济大省行不行”时,广东却“悄悄”迈上了14万亿新台阶,再一次用实力回应质疑。

经济总量连续36年全国第一,又在短短两年内连续跃过两个万亿台阶,这是广东经济稳中有进的最佳“注脚”。

随着经济规模持续增大,广东现在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1个百分点;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来之不易,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字本身。数字背后藏着更加重要的命题:过去一年,挑战与困难重重,广东是怎么应对的?

由房地产深度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是我国面临的周期性问题,广东的探索与应对,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广东之所以“能”,是因为保持着一往无前的战略定力。

——开放、开放,再开放。

“老广交”焕发新活力,春秋两季广交会,共吸引约50万人次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广州、深圳入选全国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地区;深圳前海,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启用,推动更多中国电商企业“出海”……

过去一年,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贸合作复苏乏力时,广东外贸却逆势增长9.8%,再创新高突破9万亿元。

在关键时刻,在最为熟悉擅长的领域,广东再一次站稳脚跟。

——抱持制造业当家不放松。

更深层次地看,之所以“广东制造”能够在全球市场“突围”,离不开雄厚工业、制造业家底的有力支撑。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际,广东制造业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有效填补前者带来的经济缺口,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根基。2024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

——坚持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2024年,两家来自广东的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先后登陆纳斯达克,分别成为全球Robotaxi领域第一股、第二股。

在广东,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带动发展新动能加速成长。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

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拥有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这,就是最能体现广东创新能力的硬核数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顶住压力的广东经济“稳”字当先,“含金量”十足。

广东挑大梁,对全国意味着什么?

2024年,广东克服多重困难挑战,经济总体实现稳中有进,这对稳住全国经济大盘意义重大。经济大省挑大梁,不仅要看增速,还要看贡献度。

看总量。当前,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约为1/10。生产端主要看工业,广东工业规模约占全国1/8,4.2%的规上工业增速,为稳住全国工业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我国每产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广东;每产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2.2台来自广东;每产5部智能手机,就有2部来自广东。

需求端主要看外贸,2024年,广东外贸规模占全国总量超过1/5,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近四成。

看财税。2024年,广东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来自广东的中央级税收收入全国最多,在全国地方中占比最大。

看就业。2024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实现4386万异地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有力保障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这句话总不会过时,其根源就在于,岭南大地市场经济活力十足,发展机会俯拾即是。

“广东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多个方面都挑起了大梁,显示出第一经济大省的有力担当,这也反映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有效。”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说。

经济增速承压,为什么广东依然值得期待?

当前,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外向度高的广东难以独善其身。

而与此同时,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超1900万户经营主体坚定选择广东,又有力证明了广东的吸引力依然不减。

广东为什么始终值得我们相信,并为之奔赴?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广东深度对接全球市场最前沿,经济结构调整较早,广东的经济周期变化也通常早于全国数月。这就意味着,在每一轮全球经济产业深度变革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中,广东往往更早、更直接地受到外部冲击影响,但也总能更快筑底回稳并走出阴霾。

从另一方面来看,连续36年领跑全国也意味着,广东所走的注定是一条更为艰难的探索道路。

着眼长远,广东要向何处挖掘更大潜力?

补短板,探索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为广东经济找到更强的“平衡力”。全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把最大短板变为潜力板。

过去一年,广东坚持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15个主平台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约700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

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收入是最为直观的体现,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9年的约2.55∶1缩小至2.31∶1。人口流向揭示发展动向,2023年湛江、揭阳、汕头和茂名等多个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均出现人口净流入。

拓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更广阔发展舞台,为广东经济注入充沛的“融动力”。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达1.99万亿美元,5年增加了近4600亿美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越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已和东京湾区并驾齐驱。

过去一年,新发布“湾区标准”54项,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建成通车,“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突破450万辆次……湾区人员来往更加频密,三地发展合作更加密切。

谋未来,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未来产业活力涌现,为广东经济激发持续的“创新力”。在未来产业的赛道上,广东也已抢先部署。过去一年,低空经济横空出世,成为年度经济热词之一。广东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1.5万家,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认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勇闯无人区开辟新赛道,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如果发展顺利,2035年广东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增加值有望突破13万亿元。”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同时汇聚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发展机器人等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眼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啸而至,广东已经下好先手棋。领跑全国36年之后,广东从不缺乏再出发、再创业的决心与勇气。

广东,依然值得期待!

撰文:南方+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 李凤祥

剪辑:周鑫宇

设计:谭唯 吴颖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内容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

文章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 2006- news.qywc.cn 寻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声明: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邮箱:hchchc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