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ad-r
  您当前的位置 : 寻医网 >> 聚焦 >>

赏“制扇至美”清风入怀袖扇面展亮相浦东历史博物馆

时间:2025-01-12 16:16:48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0152   

古代文人喜称扇子为“怀袖雅物”。无论是折扇的清风出袖,还是团扇的明月入怀,只要在小小扇面绘上花鸟山川,就能让扇子从引风纳凉的实用工具,升华为吟咏情性的艺术作品。作为浦东历史博物馆2025年度首展,1月11日,“清风入怀袖——武汉博物馆藏扇面展”正式揭幕,尽显“制扇至美”。

本次展览精选了武汉博物馆及浦东历史博物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扇面和成扇共65件。其中既有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大家创作的扇面书画艺术小品,也有民国时期的成扇精品。通过这些珍贵的展品,观众可以欣赏到中国扇的工艺之美,还能感受到其“小中见大”的扇面书画艺术。

走进展厅,观众宛如迈入时间长河,回溯扇子在中国的演变发展史。几千年来,扇子的用途越来越广,种类越来越多,形成竹扇、羽扇、蒲扇、麈尾扇、麦扇、团扇、折扇等多种品类,供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使用。在书画艺术成熟后,人们开始在绢帛纸张的扇面上书写文字诗词、绘制山水花卉的形式便开始出现。而随着文人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扇面书画形制和艺术面貌深受文人画的影响,并与传统文人书画艺术结伴前行。

本次展览的主角之一——团扇,又称纨扇,扇形如一轮满月,盛行于西汉至宋代一千多年间。在当时,便于携带的小巧团扇不仅是引风纳凉的好助手,也是女性用来遮面的工具。唐宋时期,文人雅士便把团扇作为创作的平台,他们在团扇上作画题字,成为潮流。明代团扇改进为双面绷绢,这样就可以一面作书题诗,一面绘画。清代团扇制作进一步改矾绢绷面,扇面光滑细腻,容易泼墨挥毫,着笔流畅,书画家可以尽兴发挥情性。因此,清代以后的团扇书画存世很多,名家纷呈,流派各异,给后世留下绚丽多彩的扇面艺术。

折扇出现较晚,明代开始在中国广泛流行,同样也成了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永乐年间,皇帝命待诏书写扇面,令画院画扇,以供宫廷中使用或赐予臣下。明季吴门画派则出现了大量的文人画扇,使集诗、书、画于一体的折扇风靡一时,也诞生了大批题扇名家。在清代,折扇书画已成为富贾豪绅“斗富弄雅”的工具,人们对书画大家的折扇作品趋之若鹜。

文徵明、董其昌、陈洪绶、顾炎武、纪晓岚、任伯年、曹克家、陈继儒、顾飞……一批明代至近现代名家在团扇和折扇上的扇面作品,在本次展览中集中呈现,让观众一睹“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雄奇壮丽,感受书画扇面带来的赏心悦目,领略文房清玩的风雅世界。

为迎接蛇年新春的到来,浦东历史博物馆还为展览配套了一系列公教活动,包括:拍照打卡,解锁展览专属印章;转发集赞,领取定制文创折扇;非遗烧箔画扇;沪剧中的扇子功体验;手作腰扇DIY工作坊等等。此外在1月22日至2月2日,浦东历史博物馆还将推出“蛇舞新春·红包献瑞,蛇年红包大放送”活动,观众可直接前往博物馆服务台,现场登记个人信息即可免费领取红包一套。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内容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翻来覆去难入梦 按摩6个穴位让你睡得香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儿童肿瘤治疗困局待解,多部门保障儿药产研

相较于成人肿瘤药市场和研发的如火如荼,儿童肿瘤药市场显得冷清。然而,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存在更为迫切的临床需...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腰酸背痛偏爱上班族!腰背痛怎么缓解?

坐着痛、站着痛、走路痛,随时随地都在痛痛痛……现在的上班族已经成为了腰酸背痛的高发群体,上完一天班下来,...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方舟云康再度冲刺港股IPO亏损扩大、药品销售贡献超半数营收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此之前,公司曾于2022年1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经期延长,排不干净,是气虚,血热还是血瘀,赶紧先做个自我辨证

后台读者来信:你好,我今年27岁,结婚快8年了,有两个小孩,做过2次流产手术,上个月大姨妈,来了已经有半...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衣服穿太多或会捂出病!宝宝冬季保暖,该这样做

天气冷了,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着凉了,于是不仅门窗紧闭,还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们包得严严实实的,甚至用被子蒙...

文章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 2006- news.qywc.cn 寻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声明: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邮箱:hchchc0324@163.com